DK621系列1553b总线连接器的试验方法
国外焊接型DK621系列连接器(螺纹连接)
国内压接型DK621系列连接器(卡口型)
MIL-STD-1553B:
组别 | 试验项目 | 试验方法 |
1 | 外观和机械性能检查 | 按GJB1212-1991中4.6.1条进行: 要求: 1) 设计与结构(尺寸):连接器的结构和外形及安装尺寸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; 2) 标志:应包括产品型号、生产批次号、制造厂商标或识别代号; 3) 制造质量:连接器及有关附件应采用使其在质量上相一致的方法进行加工,并且应无刃边、毛刺以及影响耐久性、使用和外观的其它缺陷。 |
啮合力和分离力 | 按GJB1212-1991中4.6.2.1条进行 要求:卡口式连接器完全啮合力和分离力所需的力矩应不超过0.57N﹒m;螺纹式连接器完全连接和分离所需的力矩应不超过1.13N﹒m。 | |
连接机构的耐力矩(仅对螺纹式连接器) | 按GJB1212-1991中4.6.3条进行 施加的力矩值为1.695N﹒m,相配的标准件配对的连接器。 要求:试验时连接机构不应松脱;卡口式连接器完全啮合力和分离力所需的力矩应不超过0.57N﹒m;螺纹式连接器完全连接和分离所需的力矩应不超过1.13N﹒m;连接器界面尺寸应满足设计图纸要求。 | |
插合特性 | 按GJB1212-1991中4.6.4条进行 先用稳定标准规与插针合件插拨3次后,再用测试标准规与插针合件以25.4mm/s的速率进行插合与分离,插合有效深度不小于插孔深度的0.7倍。 要求:中心接触件插合力与分离力应为0.15N~2N。 | |
非磁性材料的磁导率 | 按GJB1212-1991中4.6.5条进行 要求:磁导率<2.0。 | |
绝缘电阻 | 按GJB1212-1991中4.6.8条进行 在中心导体与中间导体间和中间导体与外导体间施加500VDC,2min 要求:绝缘电阻≥5000MΩ。 |
2
| 传输性能 | 按委托方要求: 连接器应按如下规定进行测试: a) 试验准备:按使用手册将安装好1553B仿真测试卡的计算机调试好测试程序; b) 连接器按图1连入测试网络; c) 试验条件:试验中BC发送如下消息:字间隔——75%~80%,字数——44×106; 要求:终端收到的差错被字数应为零。 |
导体固定性 | 按GJB1212-1991中4.6.9条进行 对中心导体向后施加12N的轴向作用力 要求:中心导体的位移量应不大于0.4mm。 | |
介质耐压 | 按GJB1217-1991中方法3001进行 在中心导体与中间导体间和中间导体与外导体间施加900Vr.m.s,60s。 要求:应无击穿或飞弧现象,漏电流不超过1mA。 | |
盐雾(腐蚀) | 按GJB1212-1991中4.6.10条进行 35±2℃, PH:6.5~7.2,盐溶液浓度为5%,48h。 要求:连接器不应由于腐蚀而露出基体金属和出现斑点现象。 | |
啮合力和分离力 | 按GJB1212-1991中4.6.2.1条进行 要求:卡口式连接器完全啮合力和分离力所需的力矩应不超过0.57N﹒m;螺纹式连接器完全连接和分离所需的力矩应不超过1.13N﹒m。 |
续2 | 绝缘电阻 | 按GJB1212-1991中4.6.8条进行 在中心导体与中间导体间和中间导体与外导体间施加500VDC,2min 要求:绝缘电阻≥5000MΩ。 |
插合特性 | 按GJB1212-1991中4.6.4条进行 先用稳定标准规与插针合件插拨3次后,再用测试标准规与插针合件以25.4mm/s的速率进行插合与分离,插合有效深度不小于插孔深度的0.7倍。 要求:中心接触件插合力与分离力应为0.15N~2N。 | |
3 | 介质耐压 | 按GJB1217-1991中方法3001进行 标准大气压:在中心导体与中间导体间和中间导体与外导体间施加900Vr.m.s,60s。 低气压:4.4kPa,在中心导体与中间导体间施加200Vr.m.s,60s。在中间导体与外导体间施加400Vr.m.s,60s。 要求:应无击穿或飞弧现象,漏电流不超过1mA。 |
振动 | 按GJB1217-1991中方法2005试验条件Ⅲ进行 加速度:147m/s2,位移:0.75mm,频率10~2000Hz,在三个互相垂直的每一个方向上循环12次,每次20min,共12h。 监测: 100mA电负荷监测 要求:试验中应无超过1μs的电气中断,试验后应无外观或机械损伤。 | |
冲击 | 按GJB1217-1991中方法2004试验条件C进行 980m/s2,6ms,半正弦波,在三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,每向3次,共18次。 监测: 100mA电负荷监测 要求:试验中应无超过1μs的电气中断,试验后应无外观或机械损伤。 | |
温度冲击 | 按GJB1212-1991中4.6.14条进行 -65℃~ 85℃ 1h≤ 1min1h, 循环5次 要求:应无外观或机械损伤现象。 | |
介质耐压 | 按GJB1217-1991中方法3001进行 在中心导体与中间导体间和中间导体与外导体间施加900Vr.m.s,60s。 要求:应无击穿或飞弧现象,漏电流不超过1mA。 |
续3 | 耐湿 | 按GJB1217-1991中方法1002试验类型Ⅱ进行 预处理50±5℃,24h。 25~65℃,80~100%RH,24h/循环,10次循环。 要求:应无损伤现象。 |
绝缘电阻 | 按GJB1212-1991中4.6.8条进行 在中心导体与中间导体间和中间导体与外导体间施加500VDC,2min 要求:绝缘电阻≥5000MΩ。 | |
接触电阻 | 按GJB1217-1991中方法3004进行 测试电流:1A,开路电压:50mV; 要求:接触电阻≤10mΩ. | |
啮合力和分离力 | 按GJB1212-1991中4.6.2.1条进行 要求:卡口式连接器完全啮合力和分离力所需的力矩应不超过0.57N﹒m;螺纹式连接器完全连接和分离所需的力矩应不超过1.13N﹒m。 | |
插合特性 | 按GJB1212-1991中4.6.4条进行 先用稳定标准规与插针合件插拨3次后,再用测试标准规与插针合件以25.4mm/s的速率进行插合与分离,插合有效深度不小于插孔深度的0.7倍。 要求:中心接触件插合力与分离力应为0.15N~2N。 | |
4 | 电晕电平 | 按GJB1212-1991中4.6.17条进行 海拨高度为21336m(4.4kPa);电压有效值不小于250Vr.m.s。 要求:应无持续的电晕放电现象。 |
耐射频高电位电压 | 按GJB1212-1991中4.6.18条进行 试验电压频率5.2MHz,中心导体与中间导体间和中间导体与外导体间施加600Vr.m.s,1min。 要求:应无击穿现象。 | |
电缆保持力 | 按GJB1212-1991中4.6.19条进行 电缆施加111N的拉力负载 监测: 100mA电负荷监测 要求:试验中应无超过1μs的电气中断,试验后应无外观或机械损伤。 | |
连接机构保持力 | 按GJB1212-1991中4.6.20条进行 接结构施加445N的张力负荷 要求:连接机构不应从连接器上脱落。 |
续4 | 啮合力和分离力 | 按GJB1212-1991中4.6.2.1条进行 要求:卡口式连接器完全啮合力和分离力所需的力矩应不超过0.57N﹒m;螺纹式连接器完全连接和分离所需的力矩应不超过1.13N﹒m。 |
插合特性 | 按GJB1212-1991中4.6.4条进行 先用稳定标准规与插针合件插拨3次后,再用测试标准规与插针合件以25.4mm/s的速率进行插合与分离,插合有效深度不小于插孔深度的0.7倍。 要求:中心接触件插合力与分离力应为0.15N~2N。 | |
5 | 射频泄漏 | 按GJB1212-1991中4.6.21条进行 100MHz~10GHz 要求:任意频率点测量时应优于-60dB。 |
脉冲前沿变化时间 | 按GJB1212-1991中4.6.22条进行 方波脉冲, 脉冲宽度2ns,脉冲频率1MHz,脉冲前沿时间应在脉冲边缘的20%电平~80%电平测量。 要求:脉冲前沿变化时间应小于400ps。 | |
连接器耐久性 | 按GJB1212-1991中4.6.23条进行 连接器以300次/小时的速率进行500次的插合和分离循环 要求:连接器应无严重的损伤现象。 | |
啮合力和分离力 | 按GJB1212-1991中4.6.2.1条进行 要求:卡口式连接器完全啮合力和分离力所需的力矩应不超过0.57N﹒m;螺纹式连接器完全连接和分离所需的力矩应不超过1.13N﹒m。 | |
插合特性 | 按GJB1212-1991中4.6.4条进行 先用稳定标准规与插针合件插拨3次后,再用测试标准规与插针合件以25.4mm/s的速率进行插合与分离,插合有效深度不小于插孔深度的0.7倍。 要求:中心接触件插合力与分离力应为0.15N~2N。 | |
接触电阻 | 按GJB1217-1991中方法3004进行 测试电流:1A,开路电压:50mV; 要求:接触电阻≤15mΩ. |